认证体系间的相互认可
随着各国森林认证体系的涌现,一个核心问题浮现出来:如何确保这些体系能够被出口市场广泛接受。在欧洲和北美,零售商对认证给予了巨大的推动,他们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:
1. 非政府组织的支持:
- 认证被视为品牌保护的措施之一,因此所采用的认证体系应当获得非政府组织(NGOs)的支持,这一点至关重要。
2. 全球一致性:
- 大型零售商通常在全球范围内采购商品,采用一种全球统一的认证体系(如FSC)可以使采购过程更加简化,而无需消费者去了解不同国家的环境标签差异。
3. 充足的供应:
- 许多公司承诺只采购经过认证的产品,因此保证各种类型和来源的木材及纤维的充足供应显得尤为关键。
FSC作为一种全球性的认证体系,已经得到了大多数重要NGOs的支持。然而,在某些地区,其进展较为缓慢,导致了供应短缺。因此,购买者开始接受其他认证体系。同时,一些国家的认证体系也开始探索相互认可的概念,以提供全球覆盖并增强市场接受度。
为了尝试制定标准并评估各体系被接受的可能性,提出了多项倡议(详见第20章),旨在为所有体系之间的相互认可奠定基础。然而,这些不同的倡议如同认证体系本身一样,面临着政治性的难题。利益相关方倾向于支持自己的体系和评估标准,并对其他方设定的标准提出质疑。结果,尽管举行了多次会议和研讨会,但最终未能就认证体系相互认可的整体框架达成一致意见。
不过,1997年,欧洲一些国家倡议建立了泛欧森林认证体系(PEFC),旨在通过相互认可机制整合各国的认证体系。到2003年底,PEFC决定将其地理范围扩大,转变为一个全球性的评估和认可森林认证体系的框架,并更名为森林认证体系认可计划(PEFC),尽管首字母缩写保持不变。目前,PEFC已成为一个有效的全球框架,用于国家间认证体系的互认。
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